8月25日至29日,由广东省总工会主办、广东省工人医院承办的“关爱职工健康 助力‘百千万工程’”百场县镇职工义诊活动走进汕尾、梅州两地,为当地生产一线及基层单位的1500余名职工送上了贴心、专业、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此次活动聚焦新业态劳动者和基层一线职工群体,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家门口”,切实传递工会“娘家人”的温暖与关怀。
多学科专家团,精准服务职工健康需求
本次义诊汇聚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以及广东省工人医院等多家医院的优质医疗力量,组建了一支涵盖针灸康复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科、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睡眠医学科、心身疾病科、呼吸科等12个学科的专家团队,针对职工常见病、慢性病及职业健康问题开展“一对一”问诊服务。
中医特色理疗广受欢迎,缓解一线职工疲劳
活动现场,艾灸、针灸、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理疗项目备受职工青睐。许多一线职工在长时间站立、重复性劳动后存在肌肉劳损、颈肩腰腿痛等问题,中医专家通过辨证施治,现场施以针灸推拿和理疗,有效缓解了他们的身体不适,帮助改善亚健康状态,获得广泛好评。
健康讲座+急救培训,提升基层健康素养
为增强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急救技能培训环节。专业医护人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并通过模拟人实操指导职工掌握关键步骤,提升自救互救能力,为工作和生活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活动期间,多位医疗专家带来系列健康科普讲座,内容贴近职工实际需求,语言生动易懂: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杨路主任主讲《最“颈”要的事: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剖析颈椎病成因,传授日常养护技巧;吴义高主任带来《疯狂的石头不再疯狂——泌尿系统防石秘籍》,用通俗语言讲解尿路结石的预防与管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张铭华医生以《“心”疼一下?可能是你的血管“交通”堵塞了!》为题,普及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识别知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林纯意主任围绕《肺小结节是肺癌吗?》进行解读,消除公众对肺结节的恐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天主任则以幽默风趣的《滚蛋吧!结石君》分享泌尿系统结石的防治策略。
聚焦新业态群体,精准服务“城市守护者”
此次义诊特别关注快递骑手、环卫工人、一线生产职工等新业态劳动者。他们常年奔波在户外,工作强度大、作息不规律,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义诊团队针对其职业特点,提供血压检测、口腔检查、睡眠与心理评估等专项服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快递员陈师傅刚结束上午的派送任务就赶来参加义诊:“我们每天骑车跑几十公里,腰酸背痛是常事,根本没时间去医院。今天做了艾灸,肩膀轻松多了,医生还教了我几个拉伸动作,特别实用!”他一边活动着手臂一边笑着说,“没想到工会这么关心我们,真是把健康送到了心坎上。”
在环卫站工作的李阿姨也说:“平时工作忙碌顾不上自己,今天不仅量了血压、做了检查,还有医生耐心地叮嘱我注意饮食、定期检查身体。心里感觉特别暖,原来有人在默默记着我们、关心我们。”她握着手中的健康宣教手册,脸上露出了朴实的笑容。
数据赋能健康管理,构建职工健康“数字画像”
省工人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刚表示,通过持续开展面向基层劳动群体的系列义诊和健康体检活动,医院已初步建立起粤东、粤西、粤北等区域多个行业职工群体的健康数据库。他指出,经初步研究发现,职工健康状况与当地饮食结构、气候特点、工作环境及人文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和职业性特征。例如,山区职工关节疾病高发,高温作业人群泌尿系统疾病风险上升,久坐久站岗位普遍存在脊柱劳损问题。下一步,医院将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对采集的健康信息进行深度分析,构建具有行业特点及区域特色的职工健康大数据 模型,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实施定期随访管理,并为职工群众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打造全周期、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关爱职工健康 助力‘百千万工程’”百场县镇职工义诊活动是广东省总工会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重要举措,也是广东省工人医院践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具体行动。接下来,广东省工人医院将继续按照省总工会部署,持续推进义诊常态化、健康管理智能化、服务模式创新化,以实际行动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健康动能。